项目谋划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抓手,已逐步成为工程咨询领域的重要业务增长点。但在实践中,不少地方的项目谋划工作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片面认为没有几个项目能落地,何必费时费力。 二项目谋划难度大,综合性高。各部门具体谋划项目的人员宏观思维不够,谋划出的项目往往存在定位不清、方向不准、考虑不全等问题。三是配套难保障、难以获得上级政府资金支持等,从而影响争资立项效果。
我们认为,谋划重大项目需要遵循系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确保项目既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又能落地实施。以下是重大项目谋划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涵盖从概念构思到方案成型的全流程:
规划衔接,将项目嵌入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上位规划,确保用地、生态红线等合规性。如某新能源产业园项目选址需同时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与《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指引》
市场需求验证,通过行业报告、企业调研、大数据分析(如用电量、物流数据)验证项目必要性,避免“空中楼阁”式谋划。可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市场需求预测模型等。
建立“政策鼓励类”“短板补齐类”“产业升级类”三类项目机会清单,按紧迫性/可行性矩阵排序。
重大项目谋划中的“项目机会矩阵”是一种战略筛选工具,用于从政策、市场、资源等多维度评估潜在项目的优先级和可行性,帮助决策者快速锁定最优投资方向。通过建立二维或多维评价坐标,将潜在项目按紧迫性(需求强度)和可行性(实施难度)分类,筛选出高价值项目。避免“撒胡椒面”式投资,集中资源攻坚关键项目;量化评估项目机会,减少主观决策偏差;动态跟踪项目成熟度,指导滚动更新项目库。矩阵构建步骤:
项目定位:明确功能类型(基建类/产业类/民生类)、服务范围(区域性/全国性)。
目标体系:设定经济目标(GDP贡献率)、社会目标(就业岗位数)、环境目标(碳减排量)三级指标体系。
逻辑模型:绘制“资源投入-建设活动-产出成果-经济社会影响”因果链,验证逻辑闭环。
提前开展用地预审与规划调整,对耕地占补平衡、林地指标等卡点制定解决方案。如某高铁项目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破解用地指标难题
某化工园区项目通过社区开放日公示安全防控方案,支持率从40%提升至75%
从流程操作层面,我们认为在上述“战略研判-科学设计-要素保障-动态优化”四步法中融入项目谋划的基本流程尤为必要:
1、明确谋划任务 专业咨询机构与项目谋划任务委托方沟通,明确委托的任务要求,包括覆盖领域、行业、时间跨度、工作周期、深度要求、成果形式等。
2、组建专业团队 根据谋划任务需要,选择具有适当专业背景、经验丰富、政策规划水平高的业务骨干担任项目经理,组建专业结构搭配、年龄梯度合理的工作团队,明确各自任务分工。
3、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咨询合同,制定研究计划,包括工作周期、主要节点、关键任务、调研方案、研究方法、工作成果、成本费用预算等。
4、分析政策规划 针对谋划任务要求,全面收集相关政策法规与发展规划,系统梳理政策,理解核心要点,把握规划战略导向,拓展发展空间,发现项目机会。
5、开展调查研究 采取文献阅读、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方式,深入研究行业和区域发展基础现状、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创新动向、行业竞争格局、资源空间分布等情况。
6、座谈交流沟通 与委托方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园区、重点企业和乡镇街道座谈,了解真实情况,收集项目线索,把握发展诉求,分析困难矛盾,探讨解决之道。
7、明确发展思路 根据资源禀赋、区位交通、发展基础等条件,围绕发展战略目标,讨论发展总体思路,明确项目谋划主要方向、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
8、提出项目清单 按照项目谋划委托要求,研究提出“四图三单”,包括产业链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企业分工协作关系图,以及重点项目清单、重点招引企业清单和政策规划清单。
9、项目初步研究 围绕重大项目,开展项目预可行性研究,进一步分析建设背景、市场前景、建设方案、要素保障、匡算投资、资金来源以及财务经济效益等。
10、项目筛选安排 根据项目前期工作深度、政府管制要求和要素保障条件,进一步筛选项目,按照项目成熟度,提出近期、中期和远期分年落实实施计划。
11、动态调整优化 考虑到市场变化、技术进步、政策演化、规划调整等情况,需要对重大项目储备库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新项目,剔除没有实施主体、缺乏市场需求、要素难以保障、不合政策规划的旧项目。 12、细化深化研究 对于具备一定研究深度、具备有效实施主体、资源要素保障可靠的项目,按照2023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研大纲(2023年版)》要求,开展可行性研究,或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深入研究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方案可行性和风险可控性,论证政策符合性、要素保障性、工程可行性、运营有效性、财务合理性和影响安全性。
在流程包中如建立《重大项目机会清单模板》、《多方案比选报告框架》和《要素保障问题破解案例库》等至关重要。
重大项目谋划本质是政策机遇捕捉、资源整合创新与系统风险防控的结合艺术。通过“战略研判-科学设计-要素保障-动态优化”四步法,既能避免“拍脑袋”决策,又能提升项目过审率和实施成功率。在双碳目标、专项债提质增效等新形势下,更需注重绿色低碳、数字化等新要素的集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