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成长 追“锋”前行丨青岛市“学雷锋”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优秀案例(十七)
栏目:项目分类五 发布时间:2025-06-03 14:50:08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少年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青岛市文明办、共青团青岛市委、青岛市教育局面向全市开展青少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案例征集活动,其中20个优秀案例脱颖而出,文明青岛特别推出《陪伴成长 追“锋”前行》专栏,展播这些优秀案例,展现青岛市青少年在志愿服务中的风采与成长。

  2019年6月,为响应“垃圾分类”这一号召,启动了“蚂蚁清城·垃圾分类与减量志愿服务项目”以提高青少年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动能力。

  项目启动前,调研数据显示,约28.7%的青少年熟练掌握垃圾分类知识,65.7%的青少年大致了解,但仍有4.6%的青少年缺乏足够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青少年具备基础知识,但实际操作中仅有12%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执行了垃圾分类。同时,还对乡村垃圾分类意识进行调研,乡村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几乎为零,农药、塑料薄膜等大量白色污染得不到合理处置。调研结果还显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并巩固垃圾分类习惯占据了尤为关键的地位。

  2019年,组建了一支4人专职、37人兼职的团队,创新了“3+4+5”志愿服务模式,涵盖城市、乡村、校园垃圾分类与减量三大领域,通过认知、思考、行动和发声四种活动方式,以及亲子公益课堂、垃圾分类进校园、宣讲+捡拾、21天好习惯养成与环保社会实践奏响了垃圾分类五部曲,通过青少年带动家庭参与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人人践行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项目团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垃圾分类亲子公益课堂。同时,“少年益行动”将垃圾分类知识带入校园,形成良好氛围。推出“21天垃圾分类”打卡活动,养成良好习惯。小志愿者与家长参与志愿服务,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组织环保社会实践,走进垃圾处理厂,成立宣讲团传播环保理念,并在农村开展“蚂蚁清滩”行动,清洁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经过长期系统性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参与该项目的青少年志愿者在家庭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实际操作率提到65%。2023年在平度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帮助下,成立了平度市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项目分类四,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开展,参与者的垃圾分类知识的完善程度提升了近80%。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项目启动以来,吸引了5000余组家庭、约10万余人次极参与,累计公益时长达9.8万小时,共同为爱护家园、推动垃圾分类行动贡献力量。

  项目的成功实施服务项目,不仅为垃圾分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构建美丽宜居的家园贡献了青春力量。通过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和示范引领,期待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垃圾分类与减量的新风尚,使每个人都能够自觉参与到这一环保行动中来。

  2020年青岛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1年山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青岛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24年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铜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